簡稱魯。位于中國東部沿海,黃河下游,東臨黃海bai,北瀕渤海。省會濟南。境內河流有黃河、大運河、小清河等。著名湖泊有微山湖、東平湖等。礦產資源豐富,金、金剛石儲量居全國首位。工業體系以能源、冶金、食品等為主。勝利油田是我國第二大油田。阿膠、青島啤酒、淄博陶瓷等聞名中外。農作物主要有小麥、玉米、棉花、花生、柞蠶絲、海洋水產等。山東是齊魯故地、孔孟之鄉,文化遺產豐富多彩。大汶口文化、龍山文化都發源于此。曲阜、濟南、青島、聊城、鄒城、臨淄是歷史文化名城。
地理概況
山東省位于中國東部沿海、黃河下游。太行山以東,黃海、渤海之濱。沿海有島嶼290多個。地形以平原丘陵為主。其中。中部山地突起,西南、西北低洼平坦。東部緩丘起伏。形成以山地丘陵為骨架、平原盆地交錯環列其間的地形大勢,泰山主峰玉皇頂海拔1532.7米,為全省最高點。境內地貌復雜。大體可分為中山、低山、丘陵、臺地、盆地、山前平原、黃河沖積扇、黃河平原、黃河三角洲等9個基本地貌類型。主要河流有黃河、大運河。湖泊有微山湖、昭陽湖等,主要山脈有泰山、嶗山、魯山等。
氣候特點
山東屬暖溫帶季風氣候。氣候的特點是:春季干旱多風,夏季炎熱多雨,秋季天高氣爽,冬季干燥寒冷。年均溫為11~14℃,由南向北遞減。極端最高溫在37~43℃。年降水量500~1000毫米。由東南向西北遞減。
自然資源
金礦是山東省的優勢資源,儲量、產量均居全國首位。已探明的金儲量占全國探明儲量的1/3以上,產量占全國的1/4以上。著名的焦家金礦區,是中國目前已知最大的金礦床之一。
交通運輸
山東全省現有公路約20.5萬千米,高速公路3281千米。山東的針珞已形成比較完備的網絡,京滬、京九鐵路縱貫南北,膠濟、兗石鐵路橫跨東西。通過京九鐵路,山東可與香港直通列車。目前,山東已經建成9個機場,其中濟南、青島為國際機場,煙臺機場為國際航空貨運口岸。從山東可直航日本、韓國、新加坡、香港等地。青島、煙臺、石臼所港是省內深水大港,此外在山東沿海還有威海、龍口、蓬萊等一批中、小港口。遠洋航線可達日本、韓國、香港、新加坡、馬來西亞等十幾個國家和地區。
經濟概況
山東省連續多年保持全國前三名的水平。山東的農業發達,主要糧食作物有小麥、玉米等,棉花、花生生產量均居全國前列,烤煙、麻類的產量也很大。山東現在是全國最大的菜籃子工程基地,其換季蔬菜占據了全國的大部分市場。優越的地理環境使全省形成了一批名牌產品,在全國樹立了經濟強省的形象。
文化習俗
山東的楊家埠年畫位于濰坊市寒亭區。是當地民族文化的代表。它誕生于明代洪武年間,至今已有600多年的歷史,與天津楊柳青、蘇州桃花塢的年畫并稱為全國三大年畫。楊家埠年畫題材多樣,吉祥活潑,具有濃郁的民間色彩。
“泉城”:濟南
濟南市又名泉城,為山東省省會,位于山東省中部、泰山山脈北緣、黃河南岸。全市面積8177平方千米,現轄6區1市3縣,全市總人口589萬。濟南素有齊魯雄都、海右名城之稱,是中華民族文明歷史的窗口,擁有眾多的名勝古跡。濟南在新石器時代就是龍山黑陶文化的發祥地。市內有高等院校10多所,還有眾多的名勝古跡和各種涌泉。1990年濟南被列入中國沿海經濟開放區。
“東方瑞士”:青島
青島市位于山東東部,山東半島南部。三面瀕海,為中國的第四大港,有東方瑞士之稱。全市面積10903平方千米。青島是全國北方五大工業城市之一,工業有紡織、機械、化工、石油化工、鋼鐵、橡膠、卷煙等。青島是全國聞名的旅游、避暑和療養城市。海濱有海產博物館和海水浴場。特產有青島啤酒和嶗山礦泉水。
聊城
聊城位于山東省西部,古運河畔,因位于古聊河西岸而得名。聊城為運河繁盛時期的九大商埠之一。聊城歷史悠久,文化燦爛。仰韶文化、大汶口文化、龍山文化等新石器時代的文化遺址均有發現。悠久的歷史為聊城留下了眾多的景觀勝跡。光岳樓、海源閣、獅子樓聞名海內外。此外,宋代鐵塔、清真寺、舍利塔、曹植墓、景陽岡、東昌湖等名勝與聊城八大勝景,也十分著名。
“天下第一泉”:趵突泉
趵突泉位于濟南市中心西門橋南。趵突泉晝夜噴涌,聲若隱雷,水涌若輪,故名。趵突泉為濟南泉群之冠,有七十二名泉之首的盛譽。被清乾隆皇帝封為“天下第一泉”。現已辟為公園,泉北有初建于宋代的濼源堂。泉西為明朝建的觀瀾亭,相傳宋代女詞人李清照曾于此居住,故辟有李清照紀念堂。
孔府孔廟及孔林
孔廟是由孔子的三間房舍改建而成。為我國最大的孔廟。現存殿、堂、廡、閣達460多間,54座門坊。廟內立有13座歷代帝王為孔子豎立的御碑亭。正殿大成殿東西兩廡陳列有2000余塊歷代碑刻、石刻、石像等。
孔府又稱衍圣公府,是孔子嫡系子孫居住的地方。孔府的主要部分是中路。其前區為官衙,后區為內宅及花園。
孔林是我國最大的人造園林,占地達200公頃。孔子及其后裔死后均葬于此。陵內墓葬星羅棋布。碑碣如林。此外,還遺有歷代興建的樓、亭、坊、殿等多處。古老的孔林,已成為今天的游覽勝地。
蓬萊閣
蓬萊閣是一組古建筑群,高15米,雙層歇山,環繞回廊,上懸清代書法家鐵保所書的“蓬萊閣”金字匾額。由呂祖殿、三清殿、彌陀寺、天后宮、蓬萊閣、龍王宮6個建筑單體組成。有海市蜃樓、萬里澄波等十大名景。閣東南有觀瀾亭,閣西有避風亭。此外,蓬萊閣還遍布著宋、明、清三代的各式碑文、石刻。
“五岳之東岳”:泰山
泰山古稱岱山,又稱岱宗,主峰玉皇頂,海拔15327米。泰山山勢磅礴雄偉,峰巒挺拔突兀。景色壯麗秀美。泰山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完美地融為一體。古文化遺跡有南麓的岱廟、普照寺、王母池、南天門、日觀峰、碧霞祠、五松亭等,西麓的靈巖寺和寺中的辟支塔、塔林、千佛殿泥塑。以及漢代赤眉軍起義的天勝寨、宋代姜博士反侵略、抗金兵的凌漢峰遺址等,北麓有后石塢、天燭峰、九龍崗等。旭日東升、晚霞夕照、云海玉盤、黃河金帶是登泰山賞景的四大奇觀。
嶗山
嶗山風景優美,水質優良,清洌甘甜。這里氣候宜人。是游覽和避暑的極佳之地。嶗山主峰嶗頂海拔1133米,山上多清泉、古洞、危巖、怪石等。九曲連環、清幽深邃的九水風光中最為壯美的是潮音瀑、靛缸灣和龍潭瀑。嶗山上古跡眾多,全盛時有9宮8觀72庵之說。是道教昌盛之地。太清宮、太平宮等一些廟宇已有千年以上歷史。古往今來,許多文人騷客也紛紛慕名而來,留下眾多吟詠題刻。其中三清宮中藏有明文徵明墨跡、明版道經、元世祖敕諭護教碑,以及元代著名道士丘處機詩石刻等。
大汶口遺址
大汶口遺址有墓葬、窯址和房址等。出土的生活用具主要有鼎、罐、盤、缽、豆、杯等器皿,分彩陶、黑陶、紅陶、白陶、灰陶幾種。生產工具有石斧、石鑿、石錛和骨器,這個時候的工具已磨制得相當精細。墓葬多為家族合葬。已有隨葬的風習。大汶口遺址及其他相同的文化遺存被命名為大汶口文化。大汶口文化的發現為山東地區的龍山文化找到了淵源,同時也有助于黃淮流域及山東、江浙沿海地區原始文化的研究。